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人要真修。人,不是单单要学佛,学了要用啊。人的本性是最善良的,远离了本性,你把佛放在身上哪个部位啊?所以真正能够学佛的人要根基好。就像学佛人修心入定,入定之后,心中有没有想念?很多人说“我入定了,我脑子空了”,错,你有啊!为什么?你虽然入定了,觉得你没有想念、没有念头了,实际上你没有念头也是一个想念,所以叫“定后思维”。没有想象的空间之后,还是有定后思维。在佛经上理解人性和佛性当中,有一个“定前思维”。因为你在入定之前已经有想法了,就算入定之后去除了入定之前的想法,你入定本身就是一个思维。
佛法界告诉我们,看破去想,看中去想,就是智慧。也就是说,今天看破了、放下了,也是一个想念;今天这件事情,说“我在考虑,我还没有彻底放下,在修心”——你也是在思惟,所以本质上的区别就是智慧。因为思惟是依照智慧发出的声音,你有多少智慧,就会让思惟得到多少境界。举个简单例子,你这个人整天为别人好,帮别人做了一件事情,大家都境界比你低:“谢谢你,你做得这么好,整天为大家。”而你自己觉得:“我做什么了?这本来就是应该的。我从小做到大,我爸爸妈妈也没说我好,我爸爸妈妈觉得我应该帮助别人去做很多善事的。”这就是境界的差异。随意地一切无碍,也就是说,一件好事情已经到了你的内心,一切没有障碍;而你要想去做一件好事,“我要去做”,这本身就是有想念,就会给你制造一种心中的障碍。所以带着心去修心,很难修成真心;无心去修心,才能修出真心。
---摘自白话佛法视频开示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