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就是在一霎那之间,要克制自己的念头,才能成为一个圣人
广播讲座一29、学会慈悲,增长智慧
人的意念也是有因果的。今天你种下了这个善因,在意念中你会得到善果。头上三尺有神灵。当很多人拼命做坏事的时候,实际上,他就是在跟自己的命运过不去。即使你的命很好,但是你经常有不好的意念,经常语言不好,行为不好,你就会得到可悲的下场。所以,我们学佛做人要克念做圣,要克制自己的念头,才能成为一个圣人。我们不要让自己的邪念头像狂风暴雨一样在自己的身心中捶打着自己。我们要把自己的念头收回来,我们要好好地把自己的念头扶直成正果啊。如果任由自己的思绪乱飞,那你早点、晚点就是人间的精神病患者在灵界就是魔。很多经文中说,迷则佛即众生,悟则众生即佛。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一位佛菩萨,你迷惑了,你就和众生一样。如果你是一位开悟的众生,你就是佛菩萨。我们学佛做人就是要开悟,因为开悟的众生就是佛菩萨。很多佛菩萨下到人间来救人,如果他被人间的色、财等所迷惑,那么他就沦为众生了。
听众朋友们,我们学佛就是在一霎那之间。瞬间你可以成为佛,当你的意念中突然有了嗔恨,或者恶毒的心灵开始在你心中滋生的时候,你就沦为人间之鬼了。所以,学佛的机会在于你自己。我们讲的是做佛之机在我啊。就算你是一个血性的汉子、血性的男人,你也不能被人间的因因果果所迷惑,而做出一些自以为是很正常、自以为是为人家好,而实际上是缺德的事情。大家知道,如果一个人任由自己散乱的心所为,你就会被你的境界迷惑住,因为眼前所看到的境界都是虚幻无实的境界,而你却误以为那是人生的真境界,你会做出一些以为是真实的评论来诱导这个社会,你想改变这个社会,实际上,你就会永远沉沦为苦海之下的愚昧众生。就是说,你有这个想法,你以为在人世间我要怎么样,我要为人家报仇,我要为人家申冤,我要打抱不平,实际上你已经沉沦为苦海之下的愚昧众生乎。所以,愿全世界的父母亲,愿全世界的为人师长,为儿女都要相互勤勉之,相互能够警惕之,而且希望大家要克制自己不好的念头来做圣人。如果每个国家都能够这么做,这个地球就会非常美好。
没有一件事情的发生是偶然的,凡事皆有因果
澳大利亚 悉尼 20180211
要记住,这个因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情的发生是偶然的,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因果,这是宇宙的根本定律。人类为语言、思维和行为的因,一定会产生果报。在现实生活当中,你和谁在一起,你就会种下和谁的因,会改变你成长的轨迹,决定你人生成败的因果。你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你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人生。普通人的圈子,谈论的是闲事,赚的是工资,想的是昨天;生意人的圈子,谈的是项目,赚的是利润,想的是下一年;事业人的圈子,谈论的是机会,赚的是财富,想到的是投机和保障;智慧人的圈子,谈论的是给予,交流的是奉献,想到的是一切会自然富足;菩萨的佛子,谈的是慈悲,交流的是佛性,想到的是帮助别人、救度众生。你和勤奋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懒惰;你和积极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消沉;你和大德同行,你会品德高尚;与佛友为伍,你能解脱烦恼,积极向上。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
人生的心态决定着一切,人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未来。人的性格决定命运,有什么样的性格,你就有什么样的人生。一个人如果骑自行车,两脚使劲地踩,一小时只能走10公里;一个人如果开汽车,轻轻地一踩油门,一小时能跑100公里;人坐在高铁上,闭上眼睛,一小时也能走300公里;人坐在飞机上吃着美味,一小时就能跑1000公里。学佛要用妙法,许愿能消大业;念经能使你顺利,解除烦恼;放生能使你长寿健康。不学佛的人无常、痛苦不断,而学佛的人同样的努力,不一样的平台和载体,你最后的人生结果是不一样的。(掌声)要记住,家里宽大不如心宽。说一句好话,口吐莲花;说一句不好的话,口吐毒蛇。存好心,做好事,做好人,你自然就会有好报临身。
止住念头 不要往深里想
白话佛法 (十) 46【止念就是心灵静坐】
师父跟你们谈止念,止念就是停止你的念头,不要去想,因为止念会换来定念,让你定下心来。当你真正地定得下来的时候,你连念头都没有了,这就叫定。比方说,夫妻吵架,先不要去想自己老公不好的地方,停止念头,就针对现在不开心的事情想想算了,如果你越往前想,你会把你老公今天跟你吵架之前很多不开心的事情全部想出来,这样的话,你就会更伤心了。当你真正定得住的时候,你连念头都不能有,就是跟老公吵架,根本想都不想,没有吵架。
定念就是心无罣碍,就是说,自己的老婆骂我两句,老公跟我吵两句,这算什么呢?一会儿就忘记了,该烧饭就烧饭,该吃东西就吃东西,就像没有吵过一样,因为你没有把事情往深的地方想下去,你就不会争吵下去。连想的念头都没有,你这个人就定得下来了。念经也是这样的,很多人在念经的时候还在想,我的经文念得好不好?我念的经文是否有效果?那么肯定没效果。念经就是念经,念的时候想都不要想,有的人在念经的时候还在想,我这样念经心到底静了没有?实际上你的心已经不安静了。师父告诉你们,念经念得好的人,没有念头。
把人家往正的方面想,长期的正念就是善观因缘
Wenda20170526 01:30:51
女听众:那天您讲“八正道”,说到“正念”的时候,您说“正念就是观察,念头就是看到事物之后想到它,观察它”。然后您说:“长期的正念,就叫善观因缘。”师父,这句话怎么理解,是不是正的就是善的?
台长答:对了,正的当然是善的,你这句话完全正确。比方说,你什么事情都把人家往正的方面想,你把人家都往好的地方想,这个人没缺点的,这个也好,那个也好,时间长了,你是不是叫“善观”?那人间人跟人之间都是因缘关系吧?加在一起不叫“善观因缘”吗?
不要去深入因果之中;自性不动,你的心才不会动
白话佛法 (十) 27 【自性不动才能如如不动】
人要自性不动,自性不动就是这个世界上的什么东西都不能影响我。很多有智慧的人,人家说这个人好,他笑笑,那个人跑过来跟他说,这个人对我怎么不好,他不跟人家说对错,就劝对方想开点,放下一点,就这么简单,你只要针对这个事情进去了,你就进入了因果当中,你就出不来,所以不要去深入因果之中。
师父跟你们讲,自性不动,你才不受外界影响,你的心才不会动。如果你的心一动,是非善恶在你的心中就存有隐患了。很多人为什么最后没有好的结局啊?每一天动一点心,今天他真的欺负我了,明天他又怎么害我,后天他又怎么对我不好,每天积累一点,叫累积,因果的累积,时间长了,那么自心一动,你心中的隐患总有一天会爆发,那么你就完了,这个事情就爆发了。
每个人境界起伏是很正常的,要不停地忏悔
Wenda20180603A 09:19
听 众:师父曾经有一段录音里说:学佛人不要浪费一分一秒,不要让境界掉下来。学佛要每天学,念经要每天念,做好人要每天做,做好事要每分钟都想着学菩萨,时时刻刻不浪费任何一分一秒的时间,抓紧自己的境界,不要让它放松,不要让境界掉下来。因为境界掉下来之后,你就很难再上去了。师父,我们的问题是,“境界掉下来很难再上去”,是说没有机会参加提升境界的考核吗?
臺 長:不是。实际上境界掉下来的人,不是说很难上去,就是能够重新回到原来境界的位置比较困难,你再怎么样努力,要回到原来那种从来没有犯过错的境界是很不容易的。比方说,小孩子的时候你很纯洁的,但是你现在变成大人了,你有五欲六尘所染的自私、小气、嫉妒……你说说看,你再怎么样改,你能改到像孩子那么童真吗?就是这个意思(明白了)并不是说不能改,但再怎么改,毕竟受过伤害了(那我们在修的过程中,一部分是受业力牵引,一部分还是信愿行不够,往往会修行境界上上下下,又不断地在菩萨面前忏悔)对啊,知道就好了,就是不停地忏悔。不停地上上下下很正常,就像人的体温一样,每天早上和晚上也是上上下下,也是不一样的(对)
少听、少看、少接触、少讲,这就进入初禅;先干净自己才能帮助别人
wenda20200209_5112
问:师父,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能量场,都有一个气场,人跟人之间的能量场,相互之间是怎样产生影响的呢?
答:这个人的负能量你知道吗?这个人整天在你面前抱怨、说人家不好、讲讲哭哭的,这种人就叫负能量。我问你,听他哭之后你会烦吗?(对,会烦的)你会烦就对了,烦了就烦了,这就是你接触他的负能量了(那我们怎样避免不受他人负能量的影响呢?)少听、少看、少接触、少讲,这就进入初禅(初禅?)“初禅”就是先干净自己才能帮助别人(对。有的时候很容易受气场的干扰,会把内环境全部给打乱)对啊,谁叫你去乱接触人的?不好的人你去多接触干吗?你跟台长接触,会把你的思维打乱吗?(不会)好了。那你要跟正能量的人接触啊,明白了吗?(但是我们生活在人间,肯定会接触很多人的)自己要记住了,菩萨在心里,就很简单了,要把菩萨天天放在心里(好的)
控制自己多管闲事的心
Wenda20160327A 02:35
听 众:师父,怎么控制自己多管闲事的心,怎么观想呢?
臺 長:这个实际上还要从你的深层意识当中来解决,因为多管闲事本身就是一种贪,你觉得你比人家行,你比人家能解决问题,什么事情你都想插手一把,那就叫“多管闲事”。多管闲事本身就是你对这个事物不了解,你想去了解,这就叫“多管闲事”(哦,那它和“爱打抱不平”一样吗?)对,本身这个事情不是在你的职责范围当中,你去管了,那你不就是惹灵性、惹业障了吗?
听了人家太多,脑子里在动都有因果的,不要参与他人因果
Zongshu20160329 10:00
女听众:师父,还可以看莲花吗?2582,女的。
台长答:不行,也掉下来了。哎,你们怎么都会掉下来的?不知道做什么坏事了。“2582”属什么的?几几年的?(1966年的马)有一个男的灵性在她身上,不戴眼镜的,脸长长的,有颧骨,眉毛很浓,眼睛有点眍进去的(在她身上哪个地方?)在她脖子上,所以她的脖子很痛(那她的业障多少?)28%(师父,2582,莲花找不到?)找不到。你现在这样吧,只能再重新拜师了。仪式上你名字报没报?(有啊。师父,您帮她看过,那时您讲她莲花很亮)很亮怎么会掉下来的?(她很精进)她有没有做错事情?(没有)
好好地念经,要忏悔。有机会,师父拜师的时候要想办法自己重新拜的,否则的话莲花栽不上去的(知道她几时掉下来吗?)看得出来,四个月到六个月之前,刚掉下来不久。她一定动了人家因果了(因为最近有人问婚姻的问题,这有没有关系呢?)那当然有关系了。她要是动了人家婚姻因果了,也会掉下来的,很厉害的。不要去动人家婚姻因果(她只是劝不要离异,念解结咒这样罢了)
不是这么简单的。她一定是参与了很多事情,肯定的。听了人家太多,脑子里在动都有因果的。有时候人家跟你讲话,很多人跑过来跟你诉苦,倒霉啊,实际上已经把你的正气吃掉很多了。所以不要去跟那些……你要么就好好劝劝他,在这个之前要跟菩萨讲。否则的话,私下少听,听了就烦恼,听了你就自己少掉很多的功德。赶快跟菩萨忏悔(要念礼佛大忏悔文吗?)要念,礼佛大忏悔文至少念108遍。慢慢念,念了才能上去。上不去的话只能托了,托不上去没办法了。
指出他人毛病后导致对方起烦恼心,自己也要背业;怎样善观因缘
Wenda20171022A 30:01
男听众:师父,您的问答节目中有佛友问师父,“帮别人指出毛病是否帮别人背业?”师父说:“只要没有私心,没有什么业障。”但是这位佛友只问了其一。他当时有一个问题是:如果帮助师兄指出了缺点,而师兄不接受,不认为自己有错,并因此起了瞋心,起了烦恼心,那么给他指出毛病的这个师兄造了令人起烦恼的因,是否背业呢?
台长答:会啊。你知道他这个人不会接受的,你还去讲他,你不是自找麻烦啊?你不是自己找业在背啊?(虽然说得对,但是让他起烦恼心了,那就造业了)你让他起烦恼心,你马上自己起烦恼心。你想想看,你今天去跟这个人讲,你知道他不会接受的,你说“我是正的,我一定要跟你讲”,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你的出发点已经不是一个好人了,你在挑起是非啊(师父,怎样做到善观因缘呢?)善观因缘,这个人愿意接受你才讲,这个人跟你没有善缘的,都知道这个因缘是不好的果报出来的,你为什么去跟他讲啊?你跟他一讲他就会跳的,你哪怕讲一句“请你吃饭好吗”,他都会想“你嫌我吃得太多了”(嗯,是啊)你处理问题处理得不好,就不叫“善观因缘”。
喜欢评理、打抱不平会动因果、产生业障
Zongshu20140114 21:29
女听众:以前看过一个会看前世今生的,他说我是活到59岁,是真的这样吗,看得到吗?
台长答:看得到我也不会告诉你,59就是个明显的关,这还不懂啊?59、49、39、29全部都是关。你现在几岁了?(我现在是54岁)你这个关,你看过《了凡四训》吗?(看过)好了,学佛如果不改命、不改运,那你学什么佛?你相信不相信观世音菩萨能够帮助你?(相信)相信就好了,就不要去讲这些事情。你从生出来就告诉你能活几岁,你就不活了?你也得活,听不懂啊?(呵呵……我听大师的)你听就好了。我告诉你,你好好改毛病,过去嘴巴太厉害,动不动要跟人家评理,动不动跟人家打抱不平,你这些东西里边全部都是有业障的,因为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都是因缘果报,你会动人家因果的,你听得懂吗?(哦,我知道,我很喜欢帮人家出头,没想到这也是错误的)那当然了,还“帮人家出头”呢!你看你这个头不就坏掉了?再出啊,我看你再出啊
(您看得到我的将来吗?)不知道,将来是掌握在你的手上,好好念经、学佛,你就有好的将来了(我一直都在看佛经)你看什么佛经?你一直在吃药,吃了要对症下药,你现在知道你什么毛病吗?你对症,这个症是什么症状?知道吗?(知道)好了,还“知道”呢,你现在接触到心灵法门了(就应该这样念经,我的将来呢?去度人,是吧?)对,好好地做护法,你只有用这个理由跟观世音菩萨讲“要保佑我消灾延寿,我要度更多的人”,否则的话,我告诉你,你就跟着自己的命走,你的命到哪个地方,阳寿过不了,或者有一个劫,你可能就走掉了,听得懂吗?(可是我不太懂,像我经常也是帮助人家,也是有在做这些东西)好了,台长这个节目是救命的节目,都是相信的人打进来的,像你什么都不懂的,你最好平时打我们东方电台92832758(好)我找一个台湾的佛友跟你讲一讲,好吗?(好好)都是台湾的佛友,他们都会教你的,他们会教你怎么念经,怎么念经文组合,因为你刚刚接触到(好)好好听话,人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条条大路通罗马,看你走哪条路,每个医生都是为病人好的,但是有时候这个医生可能会把你病情耽误了你都不知道,听得懂吗?
做好事要注意方法,对方有怨言,会带来业障
wenda20120902B 20:27
女听众:还有其他的小问题,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自己多管闲事还是怎么样。因为有些时候念经的时候,看一些新来的人拿着香就点,放在头上很长时间也不放上去,然后烟就掉在那个毯子上,我看周围也没有人来说,有些时候看到这种情形,我就说:“对不起,你点以后先放上去再来求嘛。”还有另外一个同修不知道是不是我们观音堂的,她来了以后打坐,坐在那个垫子上,然后我就说:“你这个鞋放在垫子上会有灰。”因为我们是磕头用垫子的嘛。那后来她就好象看上去有点不是很开心的那个样子。那我所做的点点滴滴的一些小事情,如果对方有怨言,是不是我会有业障呢?
台长答:对方有怨言,你当然会有业障了(那像我这样做事情,是为了大家好,这事情也会有业障吗?)那我也不是为了大家好?那为什么有些人还是对我不满意啊?不满意是很正常的。但你要看的呀,有些事情你等到她出来了再跟她讲,人家刚刚跪在那里打坐,你马上:“诶,你不要怎么样。”人家当然不开心了(我是看到刚坐下去嘛,我就说把那个鞋子放地毯上,不要放在那个垫子上,那么那个灰就不会沾到垫子上。我们磕头,头磕下去不是搞得很脏了嘛。有些是苹果掉下来了,我说不可以再放回去的,因为有些人他是来信佛,也是有诚心的,但是可能说……)
对,那你做的这事情是对的,但是方法要注意(就说不要让对方对我有怨是吧?)对,你做好事为什么让对方有怨言呢?你傻不傻呀?(那是我不开悟,还是他不开悟呀?)你也不开悟,他也不开悟,明白了吗?(是呀,有些时候很多东西是做好事情,完了以后没有功德呢,还有漏,完了还有业障,是不是?)要当心的,真要当心的,并不是说做好事都能得到好回报的。因为现在这个世界上,有时候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是非,非是非是,实际上很多事情似有似无,就是这么空空虚虚渺渺的,谁对谁错,谁都不知道,明白吗?(对)所以学佛人学到后来,境界高了,没有是非了,有什么是非呀?(那以后是不是看了这样事情,我也不管,像大家一样坐那儿念自己的经,一门清静,不要去看周围,观察周围那些事情)
我可以告诉你,个人吃饭个人饱,个人烧香个人自己了,对不对呀?有时候你管得了吗?马路上人家还在做坏事呢,还有的人抢银行,你去管呀?他来了之后,你可以说这样不好或者以后跟我们东方台提一下,我们东方台会写个条子或者怎么样,有时候要照顾人家自尊心的嘛(对,但是有些时候一上来就插四支香那样子,后来我说也没有磕,就直接插四支香点上去,可能大家是因为第一次来,是想多烧点香,求菩萨保佑吧!)唉,你随他去了(这个事情不要去管他,是吧?)随他去,他都不懂的,一下子怎么插四支香啊?最多烧三支香的(那不是有好几尊菩萨在那边……)哦,他分开的,没关系的,让他插。分开的可以插的(哦,这样子呀)插在一个香炉里面不能四支的,最多三支,一支也可以了。
世界上太多的坏人坏事 我们管不了的
Wenda20190505 00:53
女听众:假如有一个人偷了公司的钱,大家都已经知道了,作为学佛人应该怎样选择?师兄讨论了,有一种观点是必须管,不要怕人家报复就不管;还有一种就认为,这个是有因果的,不要把这个善恶分得太清楚;还有一种观点是该管就管,不该管就不管,能做什么就做什么。请师父给我们开示一下。
台长答:很简单。首先,这个事情跟你有直接关系吗?如果你没有分到钱,没有这个,那么你就好很多了。因为这个世界上,时时刻刻到处都在做坏事,到处都有坏人,有的事情你管不了的(嗯)当你知道这件事情,你是局外人,你也只能心中知道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情,个人业自己背了(明白)因为你帮他讲出去之后,或者你指出他之后,会给你带来很多不利的,菩萨也不愿意看到我们每一个众生、每一个学佛人受到这种报复的情况发生,所以应该懂得用智慧来随缘处理这些事情。如果是你自己的事情,你就必须要忏悔,你就必须要改变,明白了吗?
(明白。当时是因为有位师兄想度一个人,这个人跟这个偷钱的人特别有关系,这个人没学佛,他想报复偷钱的人,作为我们的师兄来说,他很矛盾,所以他把这个问题拿出来,我们就讨论了)报复本身就是瞋恨心,贪瞋痴要灭度的,不行的(对)那就不要报复。他自己的因自己背,自己的果自己背(感恩师父。我们就劝他,让他能够念点经再说)嗯。
适可而止的行缘,就是善观因缘
Wenda20180225B 20:09
男听众:《白话佛法•八》第23篇里面,“缘戒就是在原有的缘分上,适可而止的去行缘,一定能够救度别人”。请问师父,我们要如何理解这句“适可而止的去行缘”,为什么一定能够救度别人呢?
台长答:适可而止就是善观因缘。因为有因缘的你可以去救他,没有因缘的你就一定要停掉了,你再这样执著的话会造成他对因缘的损害,而且他会不相信,会对佛法产生不利的影响。你不是在造业?不是在善观因缘了,不是在成善事了,在做坏事了(后面有句“一定能救度别人”怎么理解呢?)比方说这个人因缘成了,因缘已经到了,你一救,不就救成了吗?如果这个人的因缘不到,你去救他,他还骂你呢,你说能救到别人吗?(哦,就是说取得好效果?)对了(师父,我们要如何拿捏好“随缘度人”呢?)
拿捏好就是看缘分,就是说这个人愿意做好事,愿意做善事,愿意念经,愿意来听听台长的开示,这种人就有缘分。很多人听都不要听的,那就没缘分了(对的,无缘众生)无缘众生很难度的,菩萨都度不了,师父也度不了啊(书里写到“如果你对别人随缘帮助好了,你是不是能够救度别人?”请师父慈悲开示这一句)对啊,你自己修好了,你才能帮助别人。就是说你要去救人家,你说“你吃这个药好”,你自己都没吃好,你怎么劝人家?人家说“你自己吃吃好吧”,对不对啊?推销减肥药,他自己胖得不得了,人家说:“你自己先吃了瘦一点,我再来吃。”(对,要把自己修好)